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城市从业者"过劳"的成因分析—基于北京地区的调查数据
作者: 肖红梅
单位: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劳动经济管理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分类号:F299.27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4,35(3):89-92
摘要:

疲劳,是影响人类生存的第一病因。"过劳"的定义最早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一个起源于精神病学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身体、情绪、精神、人际关系、行为严重耗竭的病人。而随着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日趋增大,"过劳"已经从精神病学的专用名词发展到了专指由于持续高强度的工作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基金项目:
北京市政府专项资助的劳动人事科研创新平台课题"北京地区员工过劳问题现状与对策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 杨河清,王丹. 北京商务中心区知识工作者过劳状况—现状与对策[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10)
[2] 黄河. 从劳动时间论员工"过劳"现象及其防止[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09)
[3] 寇建民,马文海,苏静. 对知识分子亚健康状态的调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01)
[4] 王艾青. 过度劳动及其就业挤出效应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5] 申欣旺. "过劳死"背后的社会生态[J]. 中国社会导刊. 2006(23)
[6] 汤啸天. "过劳"现象与公民维权[J]. 检察风云. 2006(20)
[7] 王秀云. "过劳死"问题现状及成因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 2006(02)
[8] 唐和平. 过劳使他们走上不归路[J]. 劳动保护. 2001(01)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