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立群, 夏良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证据[J].江海学刊, 2010, (4).
[2] 崔和瑞.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研究[J].技术经济, 2008, (10).
[3] 余静文, 王超春.城市圈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分析—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为例[J].经济评论, 2011,(1).
[4] 梁慧超, 李燕飞, 金浩.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与“长珠三角” 之比较及其发展取向[J].现代财经, 2007, (10).
[5] 陈红霞, 李国平.1985 ~2007 年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过程分析[J].地理研究, 2009, (6).
[6] 李珊, 元利, 刘云亮等.京津冀城市群城乡关联的空间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 2012, (2).
[7] 梁兴辉, 吴秀青, 宋文静.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规模与结构[J].中国国情国力, 2007, (12).
[8] 肖磊, 黄金川, 孙贵艳.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演化时空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 2011, (2).
[9] 周月.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2, (2).
[10] 孙铁山, 李国平, 卢明华.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报,2009, (8).
[11] 封志明, 杨玲, 杨艳昭, 游珍.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与空间格局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3, (1).
[12] 杨舸.我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及流场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3, (4).
[13] 同[7] .
[14] 同[9] .
[15] 刘海楠, 王德起.地区分级制度对不同规模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城市, 2013, (1).
[16] 李娜.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与特征[J].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
[17] 同[4] .
[18] 胡光明.清末明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1).
[19] 同[3] .
[20] 同[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