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等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5-46.
[2]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8-20.
[3]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M].上海: 三联书店,1997: 184-190.
[4] 邱泽奇,丁浩.农村婚嫁流动[J].社会学研究,1991,(3).
[5] 吴重庆.社会变迁与通婚地域的伸缩—莆田孙村通婚地域调查[J].开放时代,1999,(4).
[6] 周丽娜,王忠武.值得关注的农村通婚圈缩小[J].新疆社会科学,2006,(5).
[7] 新山.婚嫁格局变动与乡村发展—以康村通婚圈为例[J].人口学刊,2000,(1).
[8] 甘品元.毛南族婚姻行为变迁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6).
[9] 周皓,李丁.我国不同省份通婚圈概况及其历史变化—将人口学引入通婚圈研究[J].开放时代,2009,(7).
[10] 周旗,杨媛.关中地区乡村通婚圈60 年演变研究—以咸阳正阳镇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2,(1).
[11] 王金玲.浙江农民异地联姻的新特点[J].社会学研究,1992,(4).
[12] 田先红.碰撞与徘徊: 打工潮背景下农村青年婚姻流动的变迁—以鄂西南山区坪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9,(2).
[13] 韦美神."内卷"与"扩大": 外出务工对瑶族通婚圈的影响—以广西田东县L 屯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6).
[14] 陆益龙.户籍隔离与二元通婚圈的形成[J].开放时代,2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