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侗族人口出生性别比及其社会基础—基于一个村落的分析
作者: 罗义云
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关键词: 黔东南;侗族;出生性别比;社会基础
分类号:C921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2,33(2):54-59
摘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溺弃女婴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旨在通过案例探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出生性别比偏高背后特有的社会基础。研究认为,男孩生育偏好的背后是其特有的自然社会生态:农业自然经济模式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及对入赘婚的排斥,良好孝道的保持和养儿防老的可靠预期,社会结构中对男性地位的强调以及普遍存在的对无儿户道德质疑的舆论氛围。

Sex ratio at birth is high and the phenomenon of drowning girls is relatively prevalent among the Dong Minority in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unique social foundation of high sex ratio at brith through a case.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preference for boys is behind the unique natural and social ecology: the serious dependency of the natural economy of agriculture on the male labor,the exclusion to adopted marriage,the reliable expectation of raising children for the life support of the old agers,the status of men being emphasized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questioning to its moral of the families without boy infant.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罗义云,(1974-),湖北荆门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荆楚理工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参考文献:

[1] 刘宗碧.从江占里侗族生育习俗的文化价值理念及其与汉族的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06,(1).
[2]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386-387.
[3] 杨军昌,王希隆.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8,(4).
[4] 杨军昌.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论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1).
[5] 同[3] .
[6] 黔东南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强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Z].2006.
[7] 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8.
[8] 陈俊杰.农民生育观念:浙东越村考察[M]//王铭铭,潘忠党.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298-299.
[9] 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42-152.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