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基于上海的调查分析
作者: 余运江, 高向东, 郭庆
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人口研究所, 上海 200062
关键词: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上海
分类号:C922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2,33(1):57-64
摘要:

基于上海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结构维度、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社会融合结构维度包括经济适应、社会接纳、文化与心理融合;社会融合度较高,但融合质量有待提高;社会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特征、经济因素以及制度安排,个人特征是基础性因素,经济因素不再是影响社会融合最重要的因素,但与社会融合呈现复杂的线性关系,制度因素特别是参与社会养老保险最为重要。

Based on the survey on floating population in Shanghai,using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sis the new generation of rural-urban migrants internal structur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terminants.We found the structure dimensions of social integration,include economic adaptation,social inclusion,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mind;the degree of social integration is high,but integration qua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the main factors affact social integration ar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economic factors, institutional arran gements.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s the artical determ inant of social integration.The economi c factors is no longer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social integration,but it presents a complex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intergration.Institutional factors,especially the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ZH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04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DFA080074)
作者简介:
余运江(1988-),江西宜春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与人口地理。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马学阳.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状况[J].人口与经济,2011,(4).
[2]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5).
[3] 邓大松,胡宏伟.流动、剥夺、排斥与融合:社会融合与保障权获得[J].中国人口科学,2007,(6).
[4] 杜鹏等.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J].人口研究,2005,(4).
[5] 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人地社会融人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人理论的进-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2).
[6] 彭华民.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J].南开学报,2005,(1).
[7] 宋月萍.社会融合中的性别差异:流动人口工作搜寻时间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1,(6).
[8] 靳小怡,彭希哲等.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J]. 人口与经济,2005,(5)
[9] 许传新."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J].南方人口,2007,(4).
[1O] 朱宇.新生代农民工:特征、问题与对策[J].人口研究,2010,(2).
[11]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12] 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5).
[13] Park,R.and E.Burgess.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4.
[14] SchwarzweUer,H.K.Parental Family Ties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Rural to Urban Migrants[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64,(4).
[15] 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3).
[16] 高向东.上海远郊区流动人口集聚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2).
[17]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5).
[18] 李树茁,任义科等. 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2).
[19] 刘建娥.乡-城移民(农民工)社会融人的实证研究—基于五大城市的调查[J].人口研究,2010,(7).
[20] 王桂新,张得志.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与社会融合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
[21]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 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22] 朱宇,林李月.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从"城市融入" 到"社会融入"[J].地理科学,2011,(3).
[23]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24] 同[15] .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