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
作者: 徐俊1,2, 风笑天2
单位: 1.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6;
2.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3
关键词: 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问题;研究述评
分类号:C913.11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1,32(5):55-62
摘要:

我国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人口,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父母将渐次跨入老龄行列,现实的养老困境和养老风险正在迫近第一代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和家庭,中国即将迎来"独子养老"时代。其中,独生子女空巢家庭可能会面临更多、更大的养老问题,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残缺家庭。文章基于现有研究所集中论述的问题做出评述,并就所关心的有关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Family planning policy produc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one-child families in the past 30 years in China.Huge parents of one-child will gradually stride in the aged ranks.Dilemma and risk of endowment are approaching the first generation one-child and their parents and families,which will make China usher one-child endowment era,and then,one-child empty nest families will face more and more problems,especially for those one-child missing families.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above problems,the paper makes comments and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ed problems.
基金项目: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社会保障问题抽样调查研究"(10CSH051);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06JZD0027)
作者简介:
徐俊(1973-),安徽合肥人,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家庭社会学、农村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 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非经济养老风险及其保障[J].浙江学刊,2007,(3).
[2] 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J].人口研究,2004,(1).
[3] 潘金洪.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风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4] 李建民.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夫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重大的民生问题[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4).
[5] 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J].人口研究,2006,(5).
[6] 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结构:全国五大城市的调查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9,(2).
[7] 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与父母的居住关系[J].学海,2009,(5).
[8] 风笑天.面临养老: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心态与认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OlO,(6).
[9] 风笑天.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居住方式及相关因素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OlO,(4).
[1O]徐小平.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OlO,(1).
[11] 尹志刚.我国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与养老模型建构[J].人口与发展,2009,(3).
[12] 王树新等.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的选择与支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7,(4).
[13] 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14] 熊汉富.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精神赡养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6).
[15] 陈建兰.一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苏州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发展,2OlO,(2).
[16] 郭志刚等.我国现行生育政策与"四二一"家庭[A].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 到"新公民"[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17] 王庆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一基于上海市闵行区独生子女父母的调查[J].法制与社会,2007,(3).
[18] 缪宇音等.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OlO,(3).
[19] 原新.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从人口学视角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4,(5).
[2O]谭琳.新"空巢" 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J].人口研究,2002,(4).
[21] 石燕.城市独生子女空巢家庭的阶段划分与特征[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22] 风笑天.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何时开始?会有多长?[J].社会科学,2009,(1).
[23] 潘金洪.独生子女家庭空巢风险分析[J].西北人口,2006,(5).
[24] 石瑛等.关注农村空巢老人[J].湘潮,2007,(1O).
[25] 王秀银等.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大龄独生子女意外伤亡[J].中国人口科学,2OOl,(6).
[26] 本刊编辑部.对成年独生子女意外伤亡家庭问题的深层思考[J].人口研究,2004,(1).
[27] 主持人穆光宗.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救助和关怀遭遇意外风险的计生家庭[J].人口与发展,2008,(6).
[28] 主持人李梅.为了民族的明天—老龄化浪潮中的生育政策变革[J].探索与争鸣,2009,(7).
[29] 陈友华.独生子女政策风险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0,(4).
[3O]李小平.一胎化比二胎化风险更大吗?[J].绿叶,2009,(8).
[31] 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的权益保障与风险规避问题[J].南方论坛,2009,(3).
[32] 陈友华.人口变迁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大国空巢》读后感[J].人口与发展,2009,(5).
[33] 穆光宗.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父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基于山东潍坊市的调查[J].人El与计划生育,2002,(1).
[34] 李建民.中国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问题及其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3).
[35] 任睦银等.青岛市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J].东方论坛,2009,(1).
[36] 崔树义.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的问题与对策—一项基于900份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1).
[37] 王海东等.中国农村老年收入保障制度研究[c].2010两岸社会福利学术研讨会"人口高龄化与养老服务" 论文集,南京,2000.
[38] 陶鹰.关于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的探索[J].人口与经济,2003,(4). I39] 曾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一体工程—计生系统面临的历史性机遇[J].人口研究,20Q1,(6).
[40] 周美林.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论坛综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4).
[41] 风笑天.从"依赖养老" 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J].河北学刊,2006,(3).
[42] 张俊良.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方式变动趋势研究[J].农村经济,2002,(12).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