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天云.论社会政策时代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构建[J].学习与实践,2007,(8).
[2] 李迎生,张朝雄.农村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创新[J].教学与研究,2008,(1).
[3] 同[1] .
[4] 陈晓莉.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社会政策创制问题[J].理论与改革,2008,(5).
[5] 同[1] .
[6] 同[2] .
[7] 李培林.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J].求是,2007,(17).
[8] 李培林.全球化与中国 "新三农问题" [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9] 同[1] .
[10] 杨团.中国新农村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J].学习与实践,2006,(5).
[11] Murphy,R.Turning Peasants into Modern Chinese Citizens "Population Quality" Discourse,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Primary Education [J].The China Quarterly,2004,(177).
[12] 景天魁.引致和谐的社会政策[J].探索与争鸣,2008,(10).
[13] 同[4] .
[14] 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的演进及问题[J].东岳论丛,2007,(1).
[15] 同[2] .
[16] 张秀兰,徐月宾等.改革开放30 年:在应急中建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2).
[17] 李迎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J].科学社会主义,2004,(04).
[18] 韩央迪.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实践与发展困境:基于北京市三区县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1).
[19] 郑杭生,李棉管.中国扶贫历程中的个人与社会:社会互构论的诠释理路[J].教学与研究,2009,(6).
[20] 徐月宾,刘风芝,张秀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7,(3).
[21] 李迎生,乜琪.社会政策与反贫困: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教学与研究,2009,(6).
[22] 同[20] .
[23] 党国英.以市场化为目标改造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当前农村政策的一个评论[J].中国农村观察,2002,(3).
[24] 同[1] .
[25] 同[10] .
[26] 关信平.建立社会政策基本制度体系中的若干重要问题[J].中国社会导刊,2008,(24).
[27] 同[8] .
[28] 同[2] .
[29] 同[1] .
[30] 王思斌.社会政策实施与社会工作的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6,(2).
[31] 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