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生男偏好"的影响
作者: 袁同成
单位: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上海 200444
关键词: 人口社会学;本体论的安全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男孩偏好
分类号:C912.82;C913.7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0,31(3):80-85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改变农民"生男偏好"生育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心理学意义, 并比较了中、日、韩三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对"生男偏好"的实际影响, 认为我国正在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等政策的配合, 将会降低我国农民生育中的"男孩偏好"。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袁同成(1972-), 安徽寿县人, 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人口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
参考文献:

[1] 刘爽.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 Patrick John Ring. Security in Pension Provision:A Critical Analysis of UK Government Poli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4. 3, 343-363.
[3] 周怡. 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60.
[4]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07. 55.
[5] [英] 安东尼·吉登斯, 田禾译. 现代性的后果[M]. 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 译林出版社, 2000. 18. 27.
[6] [英] 安东尼·吉登斯.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124. 121.
[7] 杜鹏, 武超. 1994~2004的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J]. 人口研究, 2006, (2).
[8] 风笑天, 张青松. 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J].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2, (5).
[9] 郑真真. 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5).
[10] 刘爱玉. 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变迁及其影响[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 (5).
[11] 刘爽.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147.
[12] 同[2] .
[13] 穆光宗, 陈俊杰. 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J]. 人口研究, 1996, (2).
[14] 王德文. 社会变了, 农村养老怎么变[J]. 科学决策, 2006, (4).
[15] 谢泽宪. 韩国家庭养老能走多远[J]. 社会, 2000, (3).
[16] 刘爽.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52.
[17] 顾天安.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析及其启示[J]. 日本研究, 2005, (4).
[18] 刘爽.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85.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