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未来30年我国粮食、淡水、能源需求的系统仿真
作者: 米红1, 周伟2
单位: 1.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杭州 310058;
2. 厦门大学人口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福建厦门 361005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粮食安全;水安全;能源安全
分类号:F061.3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0,31(1):1-7
摘要:

本文以系统动力学为主要方法,对未来我国的人口总量和经济水平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粮食、淡水和能源的需求规模进行了仿真,提炼出人口、经济与粮食、淡水和能源需求的关联模式,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探讨了为确保粮食、水、能源安全所能采取的有效措施。

This paper forecasts chinese population by disintegrate research and economic level in the future;simulates the demand scale of grain、freshwater and energy by system dynamic method,and then refines the correlative model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to grain、freshwater and energy,processes the sensitivity simulation.At last,it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grain security, freshwater security and energy security.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8JZD0021-D);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定量分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J20080147)的资助
作者简介:
米红(1962-),山东青岛人,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口与社会经济数据挖掘分析。
参考文献:

[1] 朱希刚.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2] 封志明.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障[J].人13研究,2007.31(2).
[3] 李玉平,蔡运龙.区域耕地一人人口一粮食系统动态分析与耕地压力预测—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3).
[4] 莱斯特·布朗,布瑞恩·哈勒,维.杨芳译.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粮食安全[J].中国农村经济.1998,(7).
[5] 王丘,阮文彪.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4).
[6] 徐玉升,祁凯,Td,N.李磊.水资源利用的系统动力学问题[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5).
[7] 刘蕊梅,陈昭宜.温室效应与人口增长、能源消耗间相互关系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8(4).
[8] 余国合,吴巧生.中国人13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6).
[9] 张雷,蔡国田.中国人13发展与能源供应保障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5,(11).
[10] 曾波,苏晓燕.中国产业结构成长中的能源消费特征[J].能源与环境,2006,(4).
[11]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2] 冯海发,王征南.我国农用水资源利用及其政策调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3).
[13] 李政,麻林巍,潘克西.产业发展与能源的协调问题研究—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能源, 2006,28(10).
[1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5] 何建坤,柴麒敏.关于全球减排温室气体长期目标的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6] 陈文颖,'禽鹏飞,何建坤.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4,44(6).
[17] 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3).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