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农村已婚女性的流动与留守
作者: 苑会娜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 100872
关键词: 农村已婚女性;流动;留守;就业状况
分类号:D442.7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9,30(3):8-12
摘要:

通过关注农村已婚女性是否存在"转移滞后"现象和流动与留守的已婚女性就业状况,发现在有成员流动的农村家庭中,总体上并不存在已婚女性流动滞后现象;从就业状况来看,绝大部分留守女性从事农业,而流动女性约2/3参与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且收入可观;当地的非正式制度和支持外出的社会网络起着重要作用。

Through observing whether migration of married women in rural China lags behind that of the others and their employment status, we find, in general, migration of married women does not lag behind in rural households with migrating members.The analysis on their employment status shows that the majority of rural home-remaining women are engaged in agriculture, while 2 3 migrating rural women become workers in the urban labor market and have good income.Local unofficial system, informal support and social network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ing womens migration to urban areas.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5&ZD041);"中国农村发展创新基地科研课题" 资助
作者简介:
苑会娜(1982-),女,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劳动经济。
参考文献:

[1] 刘建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6, 3(1).
[2] 李路路.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A].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3] 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 2004, (6).
[4] 李实.中国农村女劳动力行为的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1, (1).
[5] Fan C.Cindy.进城返乡:四川安徽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外出经历与贡献[A].蔡, 白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6] 唐灿.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5-05-08.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jtyxbyjt20051115-7447.htm.
[7] 白南生, 陈传波.还有人能外出吗? 外出务工率的地区差异研究[J].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7, 4(2).
[8] 加里·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9] 何军, 洪秋妹.个人、家庭与制度:苏北农民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 2007, (10).
[10] 同[7] .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