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胨胜利,顾法明,蔡菲.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对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的启示[J].人口研究,2008,(01).doi:10.3969/j.issn.1000-6087.2008.01.004.
[2] 顾宝昌. 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J].人口研究,1992,(06).
[3] 代英姿. 人力资本分析方法对家庭经济分析的变革[J].财经问题研究,2007,(05).doi:10.3969/j.issn.1000-176X.2007.05.003.
[4] 陈兆钧. 安徽省出生性别比问题分析[J].人口研究,2004,(05).doi:10.3969/j.issn.1000-6087.2004.05.014.
[5] 陆益龙. 生育兴趣:农民生育心态的再认识一皖东T村的社会人类学考察[J].人口研究,2001,(02).doi:10.3969/j.issn.1000-6087.2001.02.004.
[6] 曼斯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 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 陈胜利,张世琨. 当代择偶与生育意愿研究—2002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