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研究综述
作者: 杜妍冬
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237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综述
分类号:D632.1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8,29(4):74-79
摘要: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正处于建制和探索阶段。学术界对这一制度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已达成共识, 同时也在一些方面存在不小的分歧。本文试图从农村问题的研究基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紧迫性、建立时机、对现行制度的评价、模式选择、资金筹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 对学者们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China's rural social old age security system is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Despite the consensuses that have been reached in academia, there still exist som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The paper tries to organize representative viewpoints and researching achievements in this area in terms of foundat ion for researching problems in rural areas, the urgency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t iming for establishment of such system, appraise for existing system, mode choice, fund rais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基金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定位、成本测算与财政条件研究"(7050301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杜妍冬(1974-), 女, 河南安阳人,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管理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等。
参考文献:

[1] 党国英.关于农村问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江苏社会科学, 2004, (4).
[2] 党国英.中国农村改革:一种政治经济学的审视.中国改革, 2003, (5).
[3] 刘子兰.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管理世界, 2003, (8).
[4] 同[3] .
[5] 卢海元.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经济学家, 2003, (5).
[6] 陈平.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国策.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 2002, (14).
[7] 何文炯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与退.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3).
[8] 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5).
[9] 李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需要消除的几个误区.宏观经济管理, 2007, (2).
[10] 刘翠霄.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 2001, (6).
[11] 杨宜勇等.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体系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4).
[12] 同[3] .
[13] 杨翠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何去何从?—对农村养老保障现状与问题的思考.商业研究, 2005, (8).
[14] 同[7] .
[15] 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和改革思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 (1).
[16] 梁鸿, 亮.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两种观点的比较—兼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模式选择.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 (4).
[17] 王国军.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战略与管理, 2000, (2).
[18] 同[17] .
[19] 同[8] .
[20] 同[9] .
[21]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 2000, (2).
[22] 同[9] .
[23]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之路.湖湘论坛, 2003, (1).
[24] 柴效武, 蒋徐娇.售房养老—一种养老新思路的提出.浙江社会科学, 2004, (2).
[25] 丁乡.以房养老找不到坚挺的理由.新经济杂志, 2006, (3).
[26] 同[13] .
[27] 李迎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渡模式设计.社会保障制度, 2006, (6).
[28] 同[16] .
[29] 杨燕绥等.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战略与管理, 2004, (63).
[30] 周莹等.中国农村养老资源缺失问题研究.南方人口, 2005, (4).
[31] 同[16] .
[32] 同[13] .
[33] 同[5] .
[34] 同[29] .
[35] 李绍光.认识和应对当前社会保障改革的新特点.中国社会保障, 2005, (1).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