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路径的研究综述
作者: 李放, 魏磊
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路径;衔接
分类号:F323.89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7,28(1):75-79
摘要: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研究相对集中在探索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道路上。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格局决定了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 目前只能通过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 在完全割裂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之间构建衔接模式;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考虑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很不平衡的国情;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包括财税支持, 土地收入, 集体或乡镇企业补贴, 农民个人交费等。

Currently the research of rural social security concentrates on its development road, most scholars think that there is a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ity society guarantee and rural social guarantee resulted from the dualistic structure of city and village, so it is impossible to complete the integrity of city and village social guarantee by a transitional system. We have to think about the low and unbalanc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when we make up the rural social guarantee; the raise of guarantee fund includes finance and tax support, land income, allowance from collectivity and rural enterprise, the fee from farmers and so on.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李放(1963-),女,江苏涟水人,管理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财政、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 曹明贵, 构建统一性与差别性相结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农村经济, 2005, (8).
[2] 刘俊霞.公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5, (4).
[3] 樊小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 2004, (4).
[4] 曹耳东, 过剑飞, 傅红岩.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J].人口与经济, 2005, (1).
[5] 曾翔.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 2005, (11).
[6] 童兆颖.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三步走"战略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 2005, (8).
[7] 刘庆印, 胡继连.山东省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05, (6).
[8] 邓微.论构建城乡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湖南社会科学, 2003, (3).
[9] 王国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思路[J].科技导报, 2002, (9).
[10] 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模式探讨[J].农业与农村发展, 2002, (10).
[11] 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12] 任保平, 王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 (3).
[13] 林闽钢, 吴娆.我国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研究[J].江海学刊, 2005, (6).
[14] 同[3] .
[15] 同[1] .
[16] 华迎放, 孙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构建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5, (4).
[17] 文华, 臣廷.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J].东岳论从, 2000, (6).
[18] 王元月, 马驰骋."经济决定论"、非经济因素与合理水平实现[J].软科学, 2004, (6).
[19] 同[13] .
[20] 同[1] .
[21] 朱忠贵.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6).
[22] 张映芹.经济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理论导刊, 2005, (1).
[23] 于秀丽.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 2004, (4).
[24] 陈晓红, 郑连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25] 丁少群, 林义.工业化国家城乡统筹农村老年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劳动, 2005, (9).
[26] 卢海元.农民养老金制度:替代保护价收购的最佳政策选择[J].求实, 2002, (5).
[27] 韩冰华.建立以土地产权货币化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想[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 (4).
[28] 刘福垣.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J].财贸经济, 2002, (6).
[29] 同[7] .
[30] 任丽新, 王汝斌.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3).
[31] 苏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探索[J].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