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院舍照顾还是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可能取向探讨
作者: 吕新萍
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北京 100026
关键词: 院舍照顾;社区照顾;养老模式
分类号:D669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5,26(3):8-13
摘要:

本文在对院舍照顾和社区照顾两种养老模式各自特点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以院舍照顾为主的养老模式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可能性进行了展望。文章认为,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将因其经济性与人性化而具有巨大的生存空间。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reasons of emergence of the institutionalized care as a major pattern of old-age support, and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community-based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China, after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kinds of support for the elderly.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community-based care for the elderly will have attractions and advantages in terms of economy and humanism in the long run.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吕新萍(1969-),女,河南新乡人,社会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副教授,研究兴趣为社会分层、社会工作,组织行为。
参考文献:

[1] 宋陈宝莲.社区照顾—一个家庭社会工作的模式.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 史柏年.社区照顾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王思斌、徐永祥.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 阮曾媛琪.社会支持网络与社区照顾.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 蔡汉贤.社会工作词典(第四版).台湾社区发展杂志社, 2000.
[5] 陈树强.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 (3).
[6] 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7] 同[5] .
[8] 同[2] .
[9] 同[4] .
[10] 唐钧.中国社会福利服务改革研究报告.时正新, 朱勇.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199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11] 同[2] .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