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中德婚姻市场供需情况的比较研究
作者: 陈友华1, 米勒·乌尔里希(Mueller Ulrich)2
单位: 1. 江苏省计划生育委员会, 江苏南京 210008;
2. 德国马尔堡大学医学社会学与社会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婚姻挤压;婚姻市场;平衡;指数;性别比
分类号:C924.24;C913.13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0,21(5):3-17
摘要:

本文从概念、形成机制、度量方法、后果及其解决途径等方面探讨了婚姻挤压问题,考虑到婚姻挤压对婚姻寿命、初婚人数及其性别差异的影响而创立了婚姻寿命指数与初婚挤压指数两指标,提出了婚姻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通过对中德两国婚姻市场的历史与现状的考察,揭示了中德两国婚姻挤压产生的原因、类型、差异和未来的变化趋势,并对如何化解中国未来婚姻市场的供求矛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Marriage equilibrium index and first marriage squeeze index are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on review of marriage squeeze index and consideration of impact of mar riage squeeze on average marriage time and first marriage.Classification standard is therefore set up for marriage market and used for studies on marital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 and Germany.The findings describe the cause,type,difference and trend of change in future.Sug gestions are given for marital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陈友华(1962-),男,江苏如东人,现为德国马尔堡大学医学社会学与社会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理论与人口政策、人口统计分析、婚姻与家庭.
参考文献:

[1] 陈友华.谁的爱巢难筑——来自江苏省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报告.江苏社会科学, 1996(1).
[2] 虞沈冠, 陈友华.人口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3] Schoen, R.Modeling Multigroup Populat ions.London.New York:Plenum Press, 1988, 167-184.
[4] 陈友华.期望有偶寿命及其在中国婚龄男女平衡问题分析中的应用.人口理论与实践, 1996(3).
[5] 人口学家释疑.二十年后真会出现几千万光棍汉吗? 文摘报.1999-08-01.
[6] 曾毅, 顾宝昌.我国近年出生性别比升高原因及其后果分析.人口与经济, 1993(1).
[7] 李南.高出生性别比及其婚姻后果.中国人口科学, 1995(1).
[8] 婚配年龄打破旧平衡.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01-21.
[9] 陈友华.江苏婚姻市场不同年龄人口供需情况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 1996(1).
[10] 陈友华.中国生育政策调整问题研究.人口研究, 1999(6).
[11] [12] 同[3]
[13] 同[4]
[14] 马瀛通, 冯立天, 陈友华, 冷眸.出生性别比新理论与应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8.
[15] 同[9] .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