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迁移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 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人口迁移与人口城镇化总是同步进行的.过去30多年,我国人口迁移与人口城镇化有一段时期也大致是这样,但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口迁移与人口城镇化进程之间往往显得关系不密切.因素之一是城乡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既影响城镇吸收乡村人口的数量,又增大了总人口的基数,从而影响了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素之二是非经济性人口移动影响了人口城镇化的正常行程.例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工业和其他建设陷于停滞和萎缩状态,阻碍了乡村人口向城镇的正常转移,加上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人口城镇化进程不能不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总的说来,在过去30多年中人口迁移还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在1950到1985年期间,全国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到38244万人,扣除1985年城镇人口中包括的过多的农业人口(将约53%的农业人口压缩到比较正常的农业人口比重30%),则这一年的城镇人口总数为29318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