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中国近代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据《清实录》记载,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约一百年间,人口增加了两倍多。而同期土地面积的增加却大大低于人口数量的增长,只增长约四分之一,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比例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下,劳动生产力得不到提高,土地所提供的生活资料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的需要;再则,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本来就有限的社会财富大量外流。这一切造成了众多的农民破产逃亡。大批人口失业,社会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国弱民贫"、"人满之患"成了这一时期严重的社会问题。自然,"人满之患"问题也就成为这一时期思想家探讨的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