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数据与行政统计数据偏离现象研究 ———以中国四大城市为例
|

|
作者: 陈友华, 孙永健 |
单位:
南京大学 社会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
关键词:
人口普查; 行政统计; 系统性偏差
|
分类号:C921. 2 |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2(03):86-112
|
摘要: |
|
人口统计数据是政策制定与规划编制的基础, 但中国来自不同渠道的人口统计数据之间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针对这类差异的纵向特征。形成原因与对策建议的研究相对不足, 且缺少区域性视角。 借助地方政府历年发布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 等来源资料, 梳理了 2000—2020 年间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人口统计数据, 通过构建 “人口增长速度” 和 “行政统计偏差率” 指标, 对四大城市历年人口普查数据与行政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四大城市行政统计人口值变动存在明显的非连续性, 每逢人口普查年, 人口会“突生性” 地增长, 远远高于相邻非人口普查年份的人口增长速度。 四大城市行政统计人口值常年小于人口普查修正值, 存在系统性低估。非人口普查年份期间, 行政统计值每年都会 “遗漏” 部分人口, 累积形成 “数量缺口”, 而每逢人口普查年, 行政统计值便以普查值为准进行纠偏, “一次性修正” 前 9 年中累积的 “遗漏人口”。由此勾勒出人口行政统计 “系统性遗漏” 的偏离曲线, 揭示了人口普查与行政统计之间的偏离怪象, 并对其形成原因加以分析。基于此, 建议从三方面应对人口行政统计的系统性偏差: 一是转变人口控制的政策理念与实践, 重新审视由系统性遗漏所带来的政策偏差与风险; 二是辩证地看待行政统计的作用与限度, 充分理解行政统计的局限; 三是加强行政统计工作的科学管理。本研究成果为政策文本与科学研究中重视与规避人口统计偏差提供了某种警示作用与启发意义。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机制研究” (17ZDA120)。
|
作者简介: |
陈友华,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孙永健,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
参考文献: |
|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