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动机和生育意愿
作者: 宋健1, 胡波2
单位: 1. 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2; 2.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 北京 100872
关键词: 生育动机; 生育意愿; 自我决定论; 中国育龄人群; 生育政策宽松化
分类号:C923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2(06):1-16
摘要:
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需要了解生育意愿偏低的深层次原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 2021 年组织开展的 “低生育率背景下育龄家庭的生育机制与生育支持研究” 全国代表性抽样调查数据, 探讨作为生育逻辑链前端的生育动机现状及其与生育意愿的关系, 主要观察 20—49 岁妻子样本, 将丈夫样本作为参照。研究发现, 在自我决定论动机连续统的概念框架下, 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动机呈现较高的自主性; 在各类动机中, 内在动机更强; 在生育效用动机中, 情感型效用动机更强; 在生育成本动机中, 由强而弱依次是经济、时间、照料成本动机。生育动机与生育意愿整体呈现正相关关系, 自主和受控动机都显著提升生育意愿,其中自主动机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更大。 具体而言, 内在动机、生育效用动机和家庭期待动机均显著提升生育意愿, 其中家庭期待动机影响更大, 其取值每增加一个单位, 分别使妻子和丈夫的生育意愿上升 0. 16 个和 0. 18 个孩子; 生育成本动机显著降低生育意愿, 取值每增加一个单位, 分别使妻子和丈夫的生育意愿下降 0. 08 个和 0. 10 个孩子。育龄人群最终呈现的生育意愿是多重因素触发综合动机推动下的结果, 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关键是识别人们生育的动力机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促进或转化。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是, 应充分利用当前中国育龄人群生育动机较为稳定且持续的特点, 尊重家庭传统, 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生育配套措施切实降低家庭生育成本, 从调节生育动机入手, 有效提振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低生育率背景下育龄家庭的生育机制与生育支持研究” (20ARK005)。
作者简介:
宋健, 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胡波,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
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