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
 |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 |
人口转变过度论———人口负增长下对传统人口转变理论的再思考
|

|
作者: 周 文 |
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
关键词:
人口转变; 人口转变过度; 人口再生产; 人口负增长
|
分类号:C92-03 |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3(03):85-99
|
摘要: |
|
根据世界人口发展新趋势, 在传统人口转变理论框架的基础上, 提出人口转变过度理论, 并认为当前人类人口转变远未完成。随着各国生育率持续下降, 人类人口发展表现出 “较低出生率、 较高死亡率、 负自然增长率” 的特点, 并正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其他国家蔓延, 我们将这一人口发展模式称为 “人口转变过度”。 首先, 人口转变过度这一人口发展特征的存在意味着传统人口转变中出现的 “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并不是人类人口发展的最终形态, 但人类社会又不可能永远处于人口负增长的状态下, 人类自身再生产水平终将会回升到更替水平左右, 因而人口转变过度又可以分为 “人口转变恶化” 和 “人口转变回归” 两个子阶段。 其次, 虽然人口转变过度是在传统人口转变基础上形成的, 但与传统人口转变存在明显差异,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口发展阶段, 最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持续负增长。 再次, 人口转变过度形成的原因在于维持高生育率的经济、 社会和文化基础发生了改变, 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客观结果。 人类走出人口转变过度的关键是人口再生产水平回升并长期稳定在世代更替水平左右, 这依然要有赖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以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最后, 世界各国人口转变进程存在明显差异, 即使未来部分国家在某一时期实现人口再生产水平回升至更替水平, 率先走出人口转变过度, 但整个世界要完全走出人口转变过度也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上述认识为理解过去及未来人类人口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
基金项目: |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 “贵州省生育稳定在适度水平的路径与政策保障研究” (22GZQN31)。
|
作者简介: |
周文, 经济学博士,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参考文献: |
|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