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以新疆为例
作者: 王淑娟 1, 王笳旭 2, 李豫新 1
单位: 1.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2000;
2.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区域经济差距;条件收敛;新疆
分类号:F323.6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5,36(1):72-80
摘要: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新疆区域经济差距突出表现在北疆和南疆内部差距过大,这成为制约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引入新古典增长模型对比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新疆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考虑劳动力流动因素后的模型显著性较不考虑劳动力流动因素的模型显著性得到明显提升,劳动力流动抑制了新疆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趋势,但是新疆劳动力流动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差异,对经济较发达的北疆地区差距缩小有正向效应,而对经济欠发达的南疆地区差距缩小有负向效应。对此,协调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劳动力流动的作用,破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障碍,注重对不同区域流动劳动力人口实施差别性治理政策。

The effect of labor cross-regional mobility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gap has been one of the focus of academic debate.The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of Xinjiang is the internal gaps of northern Xinjiang and southern Xinjiang, and this become the key obstacle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Xinjiang.This article contrasts and analysis the impact of labor mobility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Xinjiang by introducing the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gnificant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taking labor factor model of labor mobility into consideration.The labor mobility suppresses the expending trend of regional economic gap.But the effect of labor mobility on regions economic growth in Xinjiang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part of Xinjiang, it performed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on the regional gap of northern Xinjiang and southern Xinjiang respectively.So we should attach the importance of labor mobility to coordina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Break the barriers of restrict the labor mobil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make different labor mobility strategy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Xinjiang.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公平与新疆跨越式发展"(12AZD057)
作者简介:
王淑娟,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笳旭,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李豫新,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1] 周加来, 李刚.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9):29-34.
[2] 段均, 杨俊. 劳动力跨部门配置与居民收入差距[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8):53-64.
[3] 李实.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 中国社会科学, 1999(2):16-33.
[4] 刘强.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 经济研究, 2001(6):70-77.
[5] 王小鲁, 樊纲.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 经济研究, 2004(1):33-44.
[6] 李宾, 马九杰. 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生命周期视角[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11):102-107.
[7] 许召元, 李善同. 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 经济学(季刊), 2008(1):53-76.
[8] 洪兴建. 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J]. 经济研究, 2010(12):82-96.
[9] 樊士德, 姜德波.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 2011(2):27-38.
[10] 李浴. 跨区域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 现代商业, 2013(9):48-50.
[11] 高志刚. 新疆城乡经济差异分析与评价[J]. 新疆社会科学, 2003(3):53-56.
[12] 李建新. 新疆社会经济的区域发展差距分析[J]. 西北民族研究, 2008(2):53-63.
[13] 付金存, 李豫新. 极化理论视角下民族地区经济不均衡及其分解研究—以新疆为例[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3(3):26-33.
[14] 李江南, 陈彤.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预测与预警机制的设立[J]. 新疆农业科学, 2014(2):356-362.
[15] 韩佳彬, 陈文新, 于鸿君. 经济权利视角下城乡收入差距成因的实证分析—以新疆为例[J]. 人口与发展, 2010(6):31-37, 44.
[16] 郑长德. 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及其形成因素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7):7-13.
[17] 蔡昉, 都阳. 中国地区经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 经济研究, 2000(10):30-37.
[18] 张茹. 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1978-2005[J]. 世界经济文汇, 2008(2):69-83.
[19] 史修松, 赵曙东.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1978-2009年)[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1):51-62.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