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形成—基于建筑业农民工的考察
作者: 亓昕
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北京 100070
关键词: 农民工;社会认同;形成过程
分类号:C912.6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3,34(1):37-43
摘要:

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关系到这个群体城市融入的问题。本文依据对建筑业农民工群体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探讨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如何建构了农民工群体的归属感问题。本文认为对社会认同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宏观制度结构因素对群体的身份地位的作用和影响,还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制度设置是如何建构成员对群体的依附、归属并建构出群体边界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得出只有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这个群体才有可能融入城市。

The social identity of migrant workers is related the degree of urban integration of them. Based on data of survey and field interview,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ocial identity of migrant construction workers,explores how social arrangements and institutions construct their perception of affiliati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study on social identity should be focused not only on impact of macro regime factors but also on how the proces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constructed by social institutions in micro context. Further,this paper shows that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urban society,the work condi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arrangement for them must be improved.
基金项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中青年教师提升科研水平项目
作者简介:
亓昕(1963-),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劳工研究、社会研究方法、人口分析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春玲.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J].江苏社会科学,2004,(6).
[2]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3).
[3]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9-25.
[4]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5]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6] 蔡禾.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2009,(1).
[7] 季文.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0-68.
[8]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
[9] 迈克尔·A.豪格著.高明华译.社会认同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64.
[10] Rupert Brown 著.胡鑫,庆小飞译.群体过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5-38.
[11]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94-200.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