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才集聚竞争力效果评估—以上海为例
作者: 黄苏萍1, 彭希哲1, 朱咏2
单位: 1.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创新基地, 上海 200433;
2.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 上海 20003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人才集聚竞争力;指标权重;内部人才经营
分类号:F24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1,32(3):57-63
摘要: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人才集聚竞争力各因素指标权重并进行排序, 以上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人才环境、人才素质和人才流动在人才集聚指标中处于上升地位。虽然人才流动有上升态势, 但指数偏低, 而人才开发、人才结构指标效果并不显著。因此, 人才集聚政策落脚点不应仅放在改善吸引人才的环境方面, 同时也应关注内部人才的经营。

As an empirical stud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ata of Shanghai, uses AHP to confirm the weight of each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concentration competitiveness of talents, and sorts the factors.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human environment, personnel quality and flow of talents are on the rise among talent concentration indicators.Although the flow of talents has a rising trend, the index is low.Simultaneously, the effects of talent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are not significant.Therefore, the personnel policy sh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attracting talents,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internal personnel.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黄苏萍(1972-),女,江苏淮安人,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创新基地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学、人力资源管理、区域发展和社会政策。
参考文献:

[1] 牛冲槐, 高祖艳, 王娟.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评判及优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07, (12).
[2]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89-95.
[3] 李晓园, 吉宏, 舒晓村.中国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 (7).
[4] 刘秀华.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指标评价[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3, (12).
[5] 陆晓芳, 王川, 赵树宽.人才要素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 (7)
[6] 陶锦莉, 郑洁.长三角地区人才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 2007, (9).
[7] 吴德贵.优化人才环境提升人才竞争力[J]. 中国人才, 2004, (2).
[8] 库尔特·勒温.高觉敖译.拓扑心理学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24.
[9] 陈云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共政策效果评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
[10] 王萍, 章守明. 区域人才集聚策略研究[J].经济问题, 2006, (11).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