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莉. 论养老保险的替代率[J]. 现代经济探讨,2002,(4).
[2] 王永康. 试论我国养老金工资替代率的适度水平[J]. 运城学院学报,2004,(5).
[3] 李珍,王海东.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益率与替代率关系定量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09,(10).
[4] 褚福灵. 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研究[J].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5] 褚福灵. 论养老保险的缴费替代率与待遇替代率[J].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6] 董克用.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背景环境和模式选择[J]. 管理世界,1995,(4).
[7] 张永清. 正确认识当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和工资替代率[J]. 中国劳动,2000,(12).
[8] 董克用. 有关养老保险新政策的分析与评价[J]. 人口与经济,2001,(3).
[9] 贾洪波,高倚云. 基于帕累托优化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测算[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
[10] 汪泽英,何平.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30年成就与发展[N]. 工人日报,2008-11-11.
[11] 李铁映.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J],求是杂志,1995,(19).
[12] 李珍. 个账基金运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 中国社会保障,2006,(12).
[13] 李珍. 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运营管理制度[J]. 中国软科学,20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