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动态性和区域差异性分析
作者: 张建升1, 谭伟2
单位: 1. 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 404000;
2.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 重庆 404000
关键词: 技术进步;就业;隐性变量法;Malmquist指数
分类号:F241.4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0,31(5):37-42
摘要:

采用隐性变量法对1978~2007年技术进步率进行重新估算,然后利用VAR模型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对就业有显著的负影响,但从长期看,技术进步则对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全国31个省(市)的技术进步率进行计算,并与就业增长率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扩张效应",而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对就业则有"收缩效应"。

This paper re-estimates the rate of technical progress by hidden variable method for 1978~2007 and then analyses the dynamic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s on the employment with the VAR model.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employment in the short term,but in the long term,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mployment. We calculated the rate of technical progress about the 31 provinces using Malmquist index method and with the employment growth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mposed "expansion" effect on employment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areas, while it imposes "contraction" effect on employ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张建升(1981-),山东安丘人,重庆三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技术经济。
参考文献:

[1] 齐建国.中国总量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
[2] 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1).
[3] 何静慧.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5,(5).
[4] 丁仁船,杨军昌.技术进步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2,(12).
[5] 黄赜琳.技术进步与就业波动变化的影响分析[J].统计研究,2006,(6).
[6] 姚先国,周礼,来君.技术进步、技能需求与就业结构[J].中国人口科学,2005,(5).
[7] 余源源.中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8,(6).
[8]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经济研究,2005,(6).
[9] 同[8] .
[10] 岳书敬.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差距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08,(3).
[11] Fare,Rolf,Grosskopf,Shawna,N,Mary,and Zhang zhong yang.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94.84.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