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总量的机理与例证
作者: 赵利
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 300072
关键词: 技术进步贡献率;冲击效应;补偿效应;边际就业弹性
分类号:F241.4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9,30(1):31-35
摘要:

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影响的冲击效应和补偿效应同时存在,二者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强势不同,从而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影响的总效应存在差异。新一轮的技术进步往往由最初扩大经济规模、扩大就业,发展到后来通过影响劳动生产率,造成区域边际就业弹性的不断下降,从而排挤劳动力,导致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影响的负效应。

The impacting effect and compensat ing effect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n total employment from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exist and show different strength at different time and different stages, thus lea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impact of the overall effect on the total employment. A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ten develops from expanding the size of the economy, creating more jobs at the very beginning, to influencing labor productivity, resulting into declining of employment elasticity at the marginal area, thereby, crowding out the labor, leading to negat ive effects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the total employment in the end.
基金项目: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GG30010006)
作者简介:
赵利(1964-),山东冠县人,山东财政学院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财政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参考文献:

[1] Mario Pianta and Marco Vivarelli. The Employment Impact of Innovat ion:Evidence and Policy. Routledge, London, 2001.
[2] 齐建国. 中国就业总量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12).
[3] 龚玉泉, 袁志刚.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 经济学动态, 2002, (10).
[4] 李正友.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经济评论, 2004, (2).
[5] 罗润东. 当代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4).
[6] 黄赜琳. 技术进步与就业波动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 模型的实证检验[J]. 统计研究, 2006, (6).
[7] 张源. 科技进步促进劳动就业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8).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