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从人口学角度看"中国威胁论"依据模型的理论缺陷
作者: 张继鹏, 刘德鑫
单位: 泰山医学院管理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关键词: 人口学;克莱因模型;缺陷;中国威胁论
分类号:C92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8,29(5):50-54
摘要:

文章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克莱因模型的缺陷,认为克莱因模型存在片面夸大人口数量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忽视人均指标的重要性、忽视人口质量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人口结构对一国综合国力的影响和缺乏人口变化的动态性等诸多缺陷。对以此模型为依据的"中国威胁论"进行反驳,揭示"中国威胁论"的实质所在,最后对如何应对"中国威胁论"提出建议。

Starting with analyzing flaws of Clines model from a demography aspect, it is pointed out in the paper that there exist many flaws in the model including overstating the role of population scale in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while neglec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per capita indicators, the vital function of population quality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power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n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and lacking the dynamic of population change.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that based on this model is rebutted and the essence of the theory is revealed. In conclusion, proposals on how to react to China Threat Theory are made.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张继鹏(1975-),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管理学院经济贸易教研室副主任,讲师,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
参考文献:

[1] 陈岳.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J].外交评论,2005,(82):93-99.doi:10.3969/j.issn.1003-3386.2005.03.015.
[2] 同[1] .
[3] 陈岳.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J].外交评论,2005,(82).doi:10.3969/j.issn.1003-3386.2005.03.015.
[4] 同[3] .
[5] 同[1] .
[6] 同[1] .
[7] 刘武. 复兴强国的契机[N].中国青年报,2001.
[8] 施祖辉. 综合国力理论的历史考察及其应用[J].预测,1993,(04):64-66.
[9] 郭雷. 人口和资源在综合国力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国情国力,1997,(03):31-32.
[10] 杨兆元. 把控制人口增长纳人经济发展战略[J].学习导报,1999,(09):8.
[11]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中国网,2007.
[12] 同[11] .
[13] 同[11] .
[14] 石人炳. 略论21世纪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92-94.doi:10.3969/j.issn.1001-4799.2000.03.023.
[15] 同[14] .
[16] 王金营. 经济发展中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5):52-5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03.05.012.
[17] 唐任伍. 论中国的综合国力[EB/OL].http://www.cei.gov.cn/template/economist/doe/xrxrxl/200207040937.htm,.
[18] 刘声. 今后3年就业矛盾尤为突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剖析未来3年中国再就业政策[EB/OL].http://www.cpirc.org.cn/news/rkxw-gn-detail.asp?id=5910,2005.
[19] 同[9] .
[20] 江小涓,史丹,李辉. 中国经济增长"怀疑论""威胁论"不能成立[EB/OL].http://mew.cass.net.cn/file/200302285551.html,2003.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