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岳.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J].外交评论,2005,(82):93-99.doi:10.3969/j.issn.1003-3386.2005.03.015.
[2] 同[1] .
[3] 陈岳.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J].外交评论,2005,(82).doi:10.3969/j.issn.1003-3386.2005.03.015.
[4] 同[3] .
[5] 同[1] .
[6] 同[1] .
[7] 刘武. 复兴强国的契机[N].中国青年报,2001.
[8] 施祖辉. 综合国力理论的历史考察及其应用[J].预测,1993,(04):64-66.
[9] 郭雷. 人口和资源在综合国力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国情国力,1997,(03):31-32.
[10] 杨兆元. 把控制人口增长纳人经济发展战略[J].学习导报,1999,(09):8.
[11]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中国网,2007.
[12] 同[11] .
[13] 同[11] .
[14] 石人炳. 略论21世纪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92-94.doi:10.3969/j.issn.1001-4799.2000.03.023.
[15] 同[14] .
[16] 王金营. 经济发展中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5):52-5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03.05.012.
[17] 唐任伍. 论中国的综合国力[EB/OL].http://www.cei.gov.cn/template/economist/doe/xrxrxl/200207040937.htm,.
[18] 刘声. 今后3年就业矛盾尤为突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剖析未来3年中国再就业政策[EB/OL].http://www.cpirc.org.cn/news/rkxw-gn-detail.asp?id=5910,2005.
[19] 同[9] .
[20] 江小涓,史丹,李辉. 中国经济增长"怀疑论""威胁论"不能成立[EB/OL].http://mew.cass.net.cn/file/200302285551.html,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