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作者: 刘洪银
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北京 100026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分类号:C92-05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8,29(1):1-6
摘要:

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的研究没有统一结果。为分析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论文利用各种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揭示了人口抚养比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实际程度。研究证明,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长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对经济增长的显性作用不强,但隐性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No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in the research on population dependency ratio's impact direction and degree upon the economic growth.In order to analyze the actual impact of population dependency ratio upon economic growth, the paper, through utilizing different kinds of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 combining methods of facto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establishing an econometric model, reveals the actual impact degree of population dependency ratio upon economic growth.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ovement directions of population dependency ratio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adverse, and the intangible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of the dependency ratio is much stronger than the tangible impact.The resear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to the formulation of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policies.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刘洪银(1968-),男,山东昌邑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
参考文献:

[1] 王德文, 蔡, 张学辉. 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J]. 人口研究, 2004, (5):2-11.
[2] 张继红. 关于我国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 甘肃科技, 2006, (1):6-9.
[3] 姚引妹, 袁晴.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江南大学学报, 2006, (2):72-76.
[4] M. 赛尔奎因.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A].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C].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9.
[5] 李京文, 郑友敬等. 中国经济增长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 1992, (1).
[6] 郭克莎. 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3.
[7] 傅晓霞, 吴利学. 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3, (1):7-14.
[8] 文魁, 谭永生. 把握规律,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2):3-8.
[9] 金玉国. 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 财经科学, 2001, (2).
[10] 世界银行. 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11] 李伯德, 马育英. 我国隐性失业统计方法的探讨[J].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0, (2):92-94.
[12] 周渭兵. 未来五十年我国社会抚养比预测及其研究[J]. 统计研究, 2004, (11):35-38.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