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发挥衰退矿区技术和管理优势转移富余人员路径研究
作者: 张浩, 朱佩枫
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6
关键词: 衰退矿区;人员转移;路径
分类号:F241.4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7,28(4):26-30
摘要:

学术界已达成共识,衰退矿区富余人员转移是解决"四矿(矿工、矿山、矿业、矿城)"问题的关键。本文借鉴一般产业人员转移经验,兼顾煤炭行业和煤炭工人特点和比较优势,提出煤炭衰退矿区人员转移的六大路径,并以衰退矿区实践证明其可操作性。

It has been acknowledged among Chinese academics that transferring of redundant labor in declining mineral regions is the key to four problems in mineral areas:miners, mineral mountains, coal mine, mine cities. With references on labor transfer in other professions and research of the features of coal mine and coal mine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ix transfer routes of redundant labor in declining mineral regions, which have proved to be feasible in practice.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51001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287026)
作者简介:
张浩(1970-),男,河南平顶山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方向,产业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训. 加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J]. 资源·产业, 2003, (12):2-6.
[2] 王桂强, 宋卫华. 西部煤炭资源最优开发区域选择的评价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4, (6):13-16.
[3] 吕涛, 聂锐. 东部煤炭企业跨区域资源开采模式研究[J]. 中国矿业, 2005, (6):37-39.
[4] 张慧明. 东部枯竭型煤炭企业参与西部小煤矿改造的模式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05, (6):112-114.
[5] 朱佩枫. 耦合民间资本和东部衰退矿区优势要素改造西部小煤矿模式探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6).
[6] 朱训. 关于我国矿业城市振兴的思考[J]. 煤炭企业管理, 2005, (1):14-15.
[7] 汤建影, 周德群. 基于DEA 模型的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评价[J]. 煤炭学报, 2003. (4):342-347.
[8]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5)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9]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编. 中国煤炭工业年鉴(2003)[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10] 潘伟尔. 中国需要适量小煤矿[J]. 中国煤炭, 2003, (11):10-16.
[11] 同[9] .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