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下载点击排行
 

刊名: 人口与经济
Population & Economics
主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4149
CN: 11-1115/F
邮发代号: 2-2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电子期刊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城镇新增贫困人口问题分析
作者: 骆祚炎
单位: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 广东广州 510320
关键词: 人口流动;城镇化;贫困
分类号:C922
出版年,卷(期):页码:2007,28(4):46-51
摘要: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净流向城镇。这一方面推动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带来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由农村流入城镇的人口其贫困发生率大致在3%以上。为预防和保障人口流动中的城镇新增贫困人口,应该采取措施分类引导人口的城镇化,建立和完善进入城镇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城镇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避免过度的城市化带来城镇贫困问题的扩大。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rural migrants to urban cities have, on one h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have promoted the growth of urban poverty population. The poverty ratio of the migrant population in urban areas is about 3%.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prevent the growth of new poverty population and protect the new poverty population in cities and towns, the state should take actions to guide the migration of poverty population, build and improve the social welfare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in urban areas, develop urban service industry, and avoid over.urbanization.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骆祚炎(1968-),男,湖南澧县人,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金融市场理论、人口理论及消费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皓. 中国的返迁人口: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J]. 人口研究, 2006, (3):61-69.
[2] 龚立新. 城镇贫困问题剖析及其标准界定[J]. 改革, 2006, (1):20-26.
[3] 骆祚炎. 利用线性支出系统ELES 测定贫困线—兼比较几种贫困线的测定方法[J]. 统计与决策(理论版), 2006, (9):25-28.
[4] 国家统计局. 国际统计年鉴2004 [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0.
[5] 骆祚炎. 恩格尔系数测定贫困线的思考[J]. 改革与战略, 2006, (2):121-124.
[6] 刘纯彬. 我国贫困人口标准再探讨[J]. 人口研究, 2006, (6):15-22.
[7] 李军. 中国城市反贫困论纲[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89-91.
[8] 王朝明.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73-77.
[9] 李军. 中国城市反贫困论纲[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89-91.
[10] 王朝明.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73-77.
[11] 李军. 中国城市反贫困论纲[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89-91.
[12] 冯文荣.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贫困贡献度的实证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 2005, (10):15-20.
[13] 李新伟. 城市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保障研究[J]. 人口学刊, 2006, (2):36-40.
[14] 张惟英. 拉美过度城市化的教训与北京人口调控[J]. 人口研究, 2006, (4):84-89.


欢迎阅读《人口与经济》,您是本文的第位浏览者。

版权所有:《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通元动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