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明.苏州: 社保向城乡一体化迈进[J]. 中国社会保障, 2004, (5).
[2] 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 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农村政策选编(印刷品) [C], 2004.
[3] 童星.社会保障与管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 薛和.江村自治—社会变迁中的农村基层民主.南京大等社会学系博士论文, 2003.
[5] [美]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6]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7]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同[6] .
[9] 同[4] .
[10] 惠海鸣.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 [J]. 民族学通讯(第一辑), www.economy,guoxue.com, 2004-7-11.
[11] 费孝通.费孝通选集[C].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
[12] 同[6] .
[13~14] 同[4] .
[15] 刘继同.由集体福利到市场福利一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福利政策模式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 2002, (5).
[16] 同[4] .
[17] 同[1] .
[18] 孙广琦.苏州市小城镇发展的新探索—以七都镇与庙港镇为研究案例.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 毕业论文, 2004.
[19] 郑功成.农村社会保障的误区与政策取向[J]. 理论与实践, 2003, (9).
[20] [美] 保罗.萨缪尔森等: 经济学(第十六版) [M]. 萧琛等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9.
[21] [德] 柯武刚.制度经济学[M]. 韩朝华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22] 同[3] .
[23] 同[7] .
[24]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1).
|